热词: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
手机版 欢迎使用8684!
  • 概要
  • 旅游
  • 历史

   安平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。总面积493平方千米。总人口31万人(2004年)。
   县人民政府驻安平镇,邮编:053600。代码:131125。区号:0318。拼音:Anping Xian。

辖3个镇、5个乡:安平镇、马店镇、南王庄镇、大何庄乡、程油子乡、西两洼乡、大子文乡、东黄城乡。
  战国时为赵安平邑。西汉置安平县。据《安平县志》载:“众官民安居乐业,且地势平坦”,故名。1958年并入深县,1961年复设安平县。
  1997年,全县面积495.4平方千米,人口31.1万。辖1镇7乡:安平镇、南王庄乡、马店乡、大何庄乡、程油子乡、大子文乡、东黄城乡、西两洼乡。县府驻安平镇。
  地处华北平原中部,黑龙港流域,地势西高东低,海拔19~31米。滹沱河横贯县境中部,潴泷河自西向东流经西北部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年平均气温 12.4℃,年均降水量517毫米。保(定)衡(水)公路纵穿南北,正(定)饶(阳)公路横贯东西。古迹有东汉时修建的孝感圣姑庙遗址、汉墓和墓室彩色壁画。
  安平丝网源远流长,历史悠久,起源于明朝弘治元年(公元1488年),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,是安平的特色主导产业,也是安平的支柱产业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丝网业在安平已经焕发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,发展成为省级龙型经济,丝网特色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。可简要概括为“三个三”,即安平丝网呈现了三大特点,打造了三大亮点,实现了三大促进。

    圣姑庙
  圣姑庙位于河北省闻名全国的中国丝网之乡衡水市安平县,其庙宇位于安平‘闫会沃’村西。安平古称博陵,位于冀中平原腹地,取“众官民安居乐业,且地势平坦”之意,得名安平。安平自汉高祖置县,至今已历悠悠两千年,地处北京、天津、石家庄三角中心,交通便利。
 
 安平八景由来已久,明朝嘉靖年间的《安平县志》和清朝康熙年间的《安平县志》均有记载,明、清多位诗人题咏过安平八景。据考,安平古八景为:仙台积雪、北寺晚钟、康村晓渡、龙井涌泉、紫荆晴翠、孝林夕照、滋河月夜、义门秋雨。其中安平古八景的第一景“仙台积雪”就是指旧县城北关外的孝感圣姑庙。圣姑庙建有高台,冬季积雪其上,久不融化,故称“仙台积??盘插四邻无。高寒积雪传仙迹,缥缈携云入画图。”
 
 圣姑庙相传是汉光帝刘秀降旨修建的。元代大德十年(公元1306年)在原庙东侧筑高台重建,明、清两代多次扩建而成。据史料记载,“燕赵齐鲁之民,虽千百里之远,致香火者如织”。圣姑庙毁于1945年5月抗日战火之中,现仅存高大的台基,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 
 建筑布局
 
 圣姑庙由牌楼、碑亭、蹬道、门屋、工字殿、寝宫殿、观稼亭6个主体建筑组成,布置在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上。钟鼓楼和配殿左右对称,为比较典型的中国传统寺庙布局。
 
 据1935年营造学社调查,牌坊重建于1932年,位于庙南25米的方形台基上,面南而建,为三间四柱歇山顶琉璃牌坊。四柱为方柱,金柱粗290,次间柱粗230,南北都设有圆戗柱。四个夹杆石上有精美的浮雕和兽首。牌坊设11踩斗拱,施彩绘。瓦黄琉璃瓦,安正吻、垂吻,正脊中设塔刹,垂脊安仙人、走兽。牌坊正中横匾刻五个大字“孝感圣姑庙”。
 
 穿过牌坊,沿着石甬路向北5米就是碑亭,与牌坊同位于一个台基上。碑亭为青砖青瓦硬山建筑,面阔三间,进深一间,正脊设瓦片拼成的花脊。碑亭内东西各有四座石碑,石碑高大雕刻精细,石碑上帽雕有盘龙云海,龙体透花栩栩如生,立体感极强。石碑两边雕有八仙,人物凸出碑面生动活泼。
 
 碑亭外东西还各有一个白色巨大的石碑,因为年代久远,碑面凸凹不平已看不清字迹。
 
 走过碑亭,迎面就是高大宏伟的圣姑庙台。台宽23米,长68米,高5.3米。台阶向外凸出近10米,由条石砌成,两边垂带上设条石女儿墙。
 
 登上30级台阶是圣姑庙的门屋。门屋仅一间,硬山布瓦顶,设正脊、正吻、垂脊、垂兽。门屋南,东西两侧各有一个配房,面阔进深均为一间,占地面积仅有4.6平方米,屋面为卷棚硬山布瓦顶,内供土地、蚤王。
 
 过门屋,是钟楼和鼓楼,与门屋平齐,而且大小也完全一致,面阔2.9米,进深2.8米。钟鼓楼外观是二层,一层面北开门,一、二层层间设砖檐出挑,二层四面设砖券窗采光。屋面为硬山布瓦顶,设正脊、正吻、垂脊、垂兽,正脊中间设宝顶。但由于钟鼓楼开间很小,楼内不可能设楼梯,所以楼内仅为一层。钟鼓楼北面东西两侧设配殿,面阔3间,进深1间,也是硬山布瓦顶,设正脊、正吻、垂脊、垂兽。
 庙门正北是高高的天灯杆,后面有一个2.6米长的香池,上庙的人多时,香客进不了庙殿,就把香投入池里。
 
 再北为正殿,殿的平面,系于前后二殿之间,以柱廊连接,成为工字形。前后殿都是面阔三间,进深显三间,上覆单檐歇山顶,面积外观完全相同。柱廊平面正方形,进深显二间,即 今日俗称的穿堂。
 
 工字殿所有阑额、普拍枋及昂嘴形状,都和定兴县慈云阁一致。唯昂系假昂,后部秤杆乃撑头木所延长。上部梁架,因为平面采取工字形的关系,结构比较复杂。梁架有两点特征。一、梁架富于变化。二、尽量利用天然木材不加斫削。关于后者,如稍间的顺爬梁,外端置于外檐斗拱上面,比内侧置于四椽栿上者,约低半米,乃选用天然弯曲的木料,以当其任。
 工字殿外东西两侧在庙台上设有磴道,可以下到庙外。
 
 工字殿北是寝宫殿和观稼亭。寝宫殿面阔三间,进深3间,后出廊,为卷棚布瓦顶。东西山墙上有腰墙和腰门把前后院隔开。观稼亭面阔三间,进深2间,前出廊,为卷棚布瓦顶。


 
 春秋时,境域属鲜虞国。 战国时,县境初属中山国,后归赵国。秦时属巨鹿郡。西汉始置安平县,并于县治西南25里处角邱置谷邱县,均属涿郡。新莽时,安平称广望亭。
 
 东汉初,复安平县原名,并废谷邱县。建初四年(79年)隶乐成国。延熹元年(158年),安平初属安平国,后隶博陵郡,郡治安平城。统安平、安国、南深泽、饶阳四县。
 
 三国魏时,安平仍属博陵郡。晋时,于安平置博陵国。统安平、饶阳、安国、南深泽四县。北魏、北齐、北周时,安平皆属博陵郡。郡治仍在安平县城。
 
 隋开皇三年(583年)罢郡设州。安平改属定州,十六年(596年)更属深州。大业二年(606年)还隶定州。三年(607年)废州置郡,定州改为博陵郡。大业九年(613年)改博陵郡为高阳郡,安平仍属之。
 
 唐武德四年(621年),安平改属深州,州治初为安平,寻徙饶阳。贞观十七年(643年)废深州,安平还属定州。先天二年(713年)复属深州。
 
 北宋、金时,安平属深州。元太祖十九年(1224年)废深州,安平改隶南平州,并为州治,领饶阳。太宗七年(1235年),南平州废,安平复隶深州。中统二年(1261年)改隶真定路晋州。
 
 明时,安平县属真定府晋州。清初,县仍隶晋州。雍正二年(1724年)六月改属深州。
 
 民国二年(1913年)废州制,县属直隶省范阳道,次年范阳道改为保定道,安平仍属之。民国17年(1928年)7月,直隶省改河北省,直领安平县。民国26年(1937年),县划归河北省第十督察区。民国27年(1938年),安平县抗日政府建立,属晋察冀边区冀中区。同年9月属冀中区二专区。民国29年(1940年)秋,属冀中区八专区。民国33年(1944年)6月,改属冀中七专区。民国35年(1946年)7月,又改属冀中区九专区。民国37年(1948年)9月,华北人民政府成立,安平属华北行政区冀中区九专区。民国38年(1949年)8月1日,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,县划归河北省定县专区。
 
 1954年4月24日,定县专区撤消,安平县划归石家庄专区。1958年11月5日,安平并入深县,1961年4月底复设安平县(含原饶阳辖区),仍属石家庄专区。1962年1月,饶阳从安平析出,县恢复原建制。同年6月17日,安平改属衡水专区。1970年,衡水专区改称衡水地区,仍属之。
 
 安平县历史悠久,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,是衡水市建置最早的县。安平县是革命老区,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。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在安平建立,全国农村第一个党支部在安平台城村建立;抗日战争时期,中共冀中区党委、冀中行署、冀中区支部均在此创建;合作化时期,被毛泽东主席誉为“全国五亿农民的方向”的初级合作社典型就出自安平县南王庄。